偏见和批评:主持人必须保持客观,避免偏袒任何一方,但仍可能面临观众的批评。

  • 发布于:2024-10-04 18:38:15
  • 来源:24直播网

在主持任何类型的讨论或辩论时,保持客观、避免偏袒任何一方至关重要。但是,即使是最有经验的主持人也可能面临观众的批评。本文将探讨主持人面临的偏见和批评,他们如何才能保持客观,并提供有效回应批评的策略。

偏见的类型

主持人可能会面临不同类型的偏见,包括:

  • 确认偏见:倾向于寻找支持现有信念的信息,同时忽略或忽视相反的信息。
  • 偏见:对个人或群体的无根据或不合理的信念。
  • 刻板印象:对个人或群体的概括或标签,通常基于有限或不准确的信息。
  • 从众效应:倾向于在群体中遵循大多数人的意见,即使个人持有不同的观点。

保持客观的方法

主持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保持客观:

  • 意识到自己的偏见:了解自己的偏见是保持客观的第一步。回顾过去的经验并确定可能影响您判断的任何假设或信念。
  • 研究主题:全面研究正在讨论的主题。收集所有相关信息,包括支持和反对不同观点的论据。
  • 主动倾听:参与讨论的所有各方都应得到同等的尊重和倾听机会。避免打断,并确保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
  • 征求反馈:向受信任的同事、朋友或家人寻求反馈。他们可以帮助您识别任何偏见并提供客观的视角。
  • 坚持证据:在做出任何判断或得出任何结论之前,坚持支持性证据。避免根据个人意见或猜测做出假设。

应对批评

尽管保持客观,主持人仍可能面临批评。有效应对批评的策略包括:

  • 保持冷静和专业:在面对批评时保持冷静和专业。避免反应过激或采取对抗性态度。
  • 倾听批评:积极倾听批评并试图理解批评者的观点。不要打断或试图为自己辩护。
  • 要求澄清:如有必要,要求澄清以确保您了解批评者的具体担忧。
  • 承认错误:如果您犯了错误,请毫不犹豫地承认并道歉。承认错误表明您愿意倾听批评并致力于改善。
  • 提出解决方案:如果批评是有道理的,提出一个解决批评提出的问题或担忧的解决方案。这表明您愿意接受反馈并做出改进。

结论

保持客观并避免偏见是主持任何类型的讨论或辩论的基石。通过了解自己的偏见、研究主题、主动倾听、征求反馈并坚持证据,主持人可以保持中立和公正。通过有效应对批评,主持人可以缓和紧张局势、解决问题并改善未来的表现。


综艺节目有哪一幕让你看了最生气?

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对于综艺节目的喜好和接受程度都不同。提供一些我可能会觉得生气的场景:

1.嘉宾之间的争吵或冲突:如果节目中的嘉宾之间出现争吵或冲突,这可能会让观众感到不舒服。 例如,如果嘉宾们因为意见不合而发生争执,或者如果有嘉宾对其他嘉宾进行人身攻击,这可能会让观众感到生气。

2.不公平的比赛规则:在一些竞技类综艺节目中,如果比赛规则不公平,或者有嘉宾利用规则来获得优势,这可能会让观众感到不满。

3.嘉宾的行为不尊重他人:如果嘉宾在节目中表现出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例如侮辱、歧视或欺凌他人,这可能会让观众感到生气。

4.节目制作人的操控:有些观众可能会对节目制作人的操控行为感到不满。 例如,如果节目制作人故意安排某些情节来制造戏剧效果,或者故意忽视或歪曲某些事实,这可能会让观众感到被欺骗。

5.嘉宾的不专业行为:如果嘉宾在节目中表现出不专业的行为,例如迟到、早退、不遵守规则等,这可能会让观众感到不满。

说到综艺节目中最让我生气的一幕,我首先想到的还是《奔跑吧,兄弟》里的一幕,那还是发生在第一季里面,虽然发生了很长时间了,但确实挺让人生气的,这一幕就是陈建州用含在嘴里的水喷陈赫。

那为什么这么生气呢?有以下几点原因

陈建州大家都知道,外号黑人,不仅人长的黑,而且还非常强壮,他曾经还是职业篮球运动员,这么强壮的身体,恐怕大黑牛李晨都要甘拜下风,而他和陈赫撕名牌,陈赫明显不占优势,而陈建州非但没有谦让,反而还用水喷了陈赫,有一种强者欺负弱者的感觉。

还有就是陈建州是用含在嘴里的水喷的人,如果是用瓶子里水可能还好点,总感觉含在嘴里的水不那么卫生,就像是上完厕所后把洗手水甩到别人身上一样,虽然本身没什么,但给人感觉确实不好,有点不尊重人的意思。

再有就是陈赫被喷之后的反应,他并有生气,而是表现的大度,笑笑就完事了。 节目播出后,陈赫的粉丝要求陈建州道歉,陈建州不但没有道歉,还说了一句,“可以喷回来”,这句话腊谨不像是真诚道歉的样子,感觉缺乏了诚意。 一来一往的对比,更加让人生气了。

还有一点也同样重要,就是我对陈赫的喜爱,从看《爱情公寓》时就非常喜欢陈赫了,再加上他在跑男风趣幽默的表现,就让我更喜欢他了,看到自己的偶像被喷,当然十分生气了。

最后,祝陈赫今后的事业越来越好,也希望他早日回到跑男,做回他的天才陈赫。

说到最让人生气的综艺一幕,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非常静距离》中唐嫣参与录制的那一期!

节目中有个明星开包环节,唐嫣打开包包,先是拿出了一支镜子,李静接手就对自己一照,很是自信!紧接着,唐嫣拿出包包里仅有的一根口红,说是出门必备,李静接下来的这一举动让全网为之无语!只见她毫不客气的打开口红,正当所有人都以为她在观察色号之际,只见,她极其自然地就把口红往自己嘴上抹,边抹还边问好看不?并且还相当自恋地表示口红特别适合她的气质!

这一幕让网友炸翻了,粉丝们更是纷纷不干了!口红这么私人的东西怎么可以随随便便就往自己嘴上抹?不说个人卫生问题,如果一定要试,那么,最起码经过主人允许方可使用!这是最基本常识与素养!可是,并没有!李静二话没说就往自己嘴上招呼,末了还很是嘚瑟地教育现场观众:把别人东西拿走叫做切走了!而我们的糖糖则一脸懵!

唐嫣万万没想到,著名主持人李静竟还有拿人东西的癖好?我们前面提到,这支口红还是唐嫣最喜欢的一支,几乎是出门必备,可就是这么一支出门不离身的口红,就这样被人拿走了!求唐嫣的心理阴影面积!

可我们的唐嫣情商还是非常高的,在短暂的懵逼之后,她迅速地表示可以送给她,让李静当场带走!于是,李静得意了,观众不干了,网上声讨一片!

不知道李静在用那支口红时,心里可还畅快?

东方台有一个节目叫《四大名助》,就是专门帮人们解决苦恼的。

有一期好像是一个小女孩来投诉自己的妹妹老是欺负自己打自己,但妈妈却是这样说的

这就可以成为妹妹肆无忌惮欺负姐姐的理由了?再说姐姐一个女孩子听到这种话真的都不难受吗?然后姐姐和妹妹还一起表演了节目。

全程姐姐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在角落里弹钢琴,妹妹满脸得意地在舞台中间跳舞,谁都能看得出姐姐和妹妹哪个在家里的地位更高,尉迟琳嘉看不下去了,帮姐姐说了几句话。 然后立刻遭到了妹妹的反怼。

注意图片,妹妹不断指着自己,暗示让妈妈说自己更好

妈妈没有办法,只好说妹妹不错(看妹妹这得意的表情)

爸爸是怎么说的

爸爸回避了这个问题,说姐姐性格更好,妹妹的脸一下就拉下来了

看妹妹这充满怨念的眼神,突然觉得有点细思极恐

我真的觉得很气愤,凭什么这么对待姐姐,妹妹也是想把所有好处全占了,完全不顾姐姐的感受,好在姐姐脾气很好,全程都是笑着的,没有计较什么。

每个人对综艺节日的看法不同,视野不同,评判不同。

TOP1:《青春旅社》里的李静,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在节目里公然批评,指责别轮销基人,让人看着真的很生气。

估计看过节目的人已经知道前因后果了吧:就是里头有个天天给大伙做饭的人叫秋老师,有一天斗弊秋老师跟其他人去攀岩回来比较晚,李静等人陪客人放风筝回来发现秋老师没做好饭,瞬间就生气了。

最生气的点就是秋老师已经表示她错了,在厨房帮着跑前跑后,而且还给所有人道歉。 而且还专门给李静道歉,端茶倒水的,还给拿花生。 这一道歉不要紧,还家伙!!!李静逮着秋老师就是一顿训斥,人家在自己行业里也是干的有声有色的。 为什么要被你骂!!!!!

后来李小璐帮着求情,李静还说求情没用,后来又说看在李小璐帮忙求情的份上原谅她!如果是李小璐忘了做饭,你会是什么面孔,我真想看看,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TOP2:我想起曾经在《中国梦想秀》的一期节目中,一位出生后被送人的女孩,陪着刚相认的姐姐去参加节目的录制,没想到姐姐和节目组私下安排,将女孩的亲生父母请到了节目现场,要她现场认亲。

女孩坚决地、不留情面地,选择了拒绝。 当女孩拒绝后,主持人当场发飙,指责女孩“心胸狭隘”, 要她必须原谅,否则“永远不可能幸福”。

也有观众觉得血缘至上,生父母也可以原谅。

原谅和宽容应该来自自身的感受,外人没有资格去要求你原谅。

这样不公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就看每个人对综艺节目怎么看,对一个事物怎么看了。

1、很多人应该都听过金志文的那首《夏洛特烦恼》。 这首歌作词作曲都是一位叫作”冷碗碗“的女生,经由金志文独特忧郁的嗓音唱出,当时火遍了大江南北,也为沈腾的《夏洛特烦恼》加了不少分。

而就是这么有才的一位创作者,在参加《中国梦之声》想要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时,却被导师黄晓明评价道:”你虽然长得很重口味,但声音很小清新。 “当时看到这儿真的生气了,这是典型的”青铜评价王者“啊。

大哥你自己写过歌吗就这么评价人家,你一个演戏的来评价唱歌的,还说人家长得重口味,作为导师,你觉得说这种话真的好吗?

2、佟丽娅和陈思成的婚姻从开始到现在一直不被大众看好,但两人当时在《快乐大本营》上的婚礼倒真的是羡煞旁人。 当时节目组精心把舞台打造成了中式婚礼的风格,还把双方的父亲请到了现场,影迷们特意制作了”以爱之名”视频,记录了两人从相识到相爱的全过程。

果不其然,丫丫感动地泪奔了,而陈思成看起来却还是很淡定。 后来“婚礼”进行到父母讲话,丫丫父亲说的是:“到了陈家以后多干点活,给老陈做做饭,好好伺候伺候他,有空回来看看我们。 ”我也是服了,这是嫁女儿吗?这么卑微的态度,不知道还以为是佟丽娅要上赶着嫁给陈思成呢。

3、2016年在某个综艺节目上,一向以“嘴上功夫”闻名的郭德纲又开始占别人便宜,其实之前与郭德纲同台的明星,无论男女几乎都被他占过便宜,但这次我却感觉有点过分了。

在舞台上,郭德纲对着沙溢、胡可还有小安吉说,小安吉是他儿子,还说胡可很好客之类的话。 底下观众是笑疯了,但沙溢胡可一家人脸上却是掩饰不住的大写尴尬。 我是感觉,就算关系再好,但这种玩笑开起来还是让人忍受不了。

许魏洲护膝里藏针

在去年的时候,新晋小生许魏洲被邀请参加《新舞林大会》节目录制,有一回他在节目里排练舞蹈,当他脱下自己穿了很久的护膝之后,居然发现里面藏有生锈的针。 为了缓解气氛,许魏洲开玩笑说了一句是谁想谋害朕,结果工作人员不仅没有马上排查,还顺杠子往上爬回应说“见缝插针”。

这些人可能不知道,如果这个针是被感染过的,那么许魏洲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受伤了,很可能会因此而感染得病。 作为一档这么大型的综艺节目,事前给艺人的穿戴衣物居然没有人检查过,事后也没有半点反思的表现,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节目组的动机。 如果是意外可以理解,但是万一是有人蓄意害人呢?真的是细思极恐。

关晓彤拉橡皮筋把马思纯嘴巴打肿

关晓彤曾经和马思纯一同登上过湖南卫视的王牌综艺《快乐大本营》,在节目里这两人搭档玩 游戏 ,输了的那个人要接受橡皮筋弹嘴巴的惩罚。 别小看这个惩罚,嘴巴部分的肉可是最脆弱,皮也是最薄的,皮筋打下去分分钟要飙出眼泪来,所以但凡遇到这个 游戏 的人,基本都是意思一下就过去了,不会真的往死里弹嘴巴。

然而关晓彤在节目里却秀了一把骚操作。 当时马思纯输了比赛,关晓彤拿着橡皮筋并没有打算走过场,反而把橡皮筋拉到最长,然后对准对方的嘴巴弹了下去。 结果就是马思纯直接就哭了,捂着嘴巴半天都没缓过来,估计她都没想到关晓彤会来玩真的。

同为女艺人关晓彤不会不知道外表的重要性,万一她下手重了把马思纯嘴巴弹损了留下疤痕了,以后还怎么拍戏拍广告?关晓彤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做事却跟个小孩似的不知轻重,实在让人很无语。

在这个综艺节目满天飞的时代,有很多明星成了其中的常客,在没有剧本的即兴发挥中,明星们都暴露出了本身的真实性格,有人欢喜有人愁。

当然,也有一些人会遭到万夫所指,事业走向了下坡路。 在综艺节目《吐槽大会》中,有这样的一幕让人非常生气,恨不得穿透屏幕去质问他,他就是曹云金。 《吐槽大会》本来就是以彼此间吐槽来 娱乐 观众的节目,大多是拿自己或好朋友的槽点来 搞笑 ,无伤大雅,聪明人会拿自己的糗事来自黑,达到洗白的目地。 曹云金却认真了,频繁的提起自己跟郭德纲的那点事,节目效果是达到了,但却失去了人品。

曹云金虽然没有提郭德纲的名字,不过明眼人都知道他在讽刺郭德纲,你们两人的恩恩怨怨我们外人不清楚,也不想评判,但对于一个教你手艺、带你出道、让你成名的人,你是不是该有点起码的尊重呢?一句“你死不死啊”,让人反感到极点。 郭德纲做的再不对,但毕竟是长辈,你这样做首先在道德方面就说不过去。

我们生而为人,不光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还应该有最起码的道德修养。 不要赢了对手却输了人品。

影响选手晋级,偏爱选手的行为最让我接受不了

现在很多综艺是淘汰晋级式的,选手在第1轮里失败基本就告别舞台。 公平竞争,公平评判对他们很重要。

恰恰这些综艺请了大牌明星,在评分之前会煽动观众煽动投票者。 说这个选手的表演我喜欢,他的表演里充满了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说这是一个很努力很有天分的演员,我觉得大家应该给他一个机会。

《笑傲江湖》上郭德纲就用这一招评价他的徒弟,他都第1个先这样说了后面的评委像蔡明,冯小刚也跟着附和两声,基本上这个演员就可以确定进下一局。 有时候演员表演的不好任凭嘉宾去误导观众,观众也不会买账结果还是不会改变。

所以我希望在综艺里看不到影响演员的私人因素,给他们一个干净的舞台,让他们尽情的展现自己的能力。

我最不能接受的是《快乐大本营》文章来的一期,和海淘一组玩 游戏 ,有一个环节是要用身体穿过一个泡沫板,海淘胖,比较难过去,也有点节目效果,故意笨拙,可是文章就直接用脚踢海淘屁股,一开始海淘也很配合,但是踢了两脚之后,踢不过去,文章就直接踹了,踹得毫不留情的那种,一眼就看出来文章这人江湖味儿太浓,有一种流氓痞气,没什么素质

你觉得公众人物面对舆论,只能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吗?

冯小刚说公众人物只能“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引起了网友的争议。 不少人认为,这个观点太过悲观和消极,甚至有人表示怀疑冯导的人品是否靠谱。 对此,冯导本人并没有作出回应,也没有发表意见。 但是,从网友评论来看,对于这句话的看法还是有分歧的。 一些网友觉得冯导是在暗示别人要小心做人,不要随便招惹是非;而另一部分则认为冯导只是想提醒公众人物说话注意分寸,不要惹祸上身。 总而言之,不管如何看待这条言论,都无法否认其本身存在一定道理。 冯小刚的这句话引起了许多网友的争议,有人认为他是在嘲讽公众人物,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一句玩笑。 不管怎么样,都引起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讨论。 那么,对于冯小刚所说的“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1. 该如何对待他人的批评?2. 我们应该听什么样的话来度过人生中的每一天?3. 关于自己的言行是否要被别人评价的思考。 4. 结束语: 总之就是两句话,第一句,你无法改变别人的想法和行为;第二句,只能做你自己,不要在意别人的评论。 所以说,当我们遇到别人对我们进行一些无礼的语言时,不要生气,记住下面这些话:1、我知道,但没有必要。 2、这不是事实,请勿传播。 3、抱歉,但是如果你觉得它很有趣,可以分享给朋友们看。 冯小刚的这句话引起了不少争议。 有人认为,这只是他对公众人物的一个不切实际的偏见;也有人觉得冯导说得很有道理,认为公众人物只能“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是正确的观点。 那么,冯导到底是否真的如此呢?我认为,冯导应该是出于某种原因才说出这样的话来的。 从冯导所处的环境来看,他可能并不是很赞同这种言论。 众所周知,冯导在电影行业里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声誉,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公开表示过自己支持或者反对某些行为。

这表明冯导对于公众人物的看法还是相对保守的。 而冯导本人又是一位非常严肃认真、富有责任心的人,他很少会发表这样过于刺激观众眼球的话。 因此,冯导说这话背后肯定还有其他原因。 也许他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如果民众们能够通过冯导所说的这些方法来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就能让他们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就必须学会克制自己,而不是像冯小刚那样说教式地威胁他人。 因为这样只会让人们更害怕你,而且也不会让大家都相信你是真正勇敢的人。

辩论的要素有哪些

辩论的要素:一场辩论,必须包括三个要素,这就是辩题、辩论规则、辩论人,这里,我们通过辩论与演讲的比较来分析这些要素。 演讲赛也是一种智力的竞技运动,从比赛的进行形式看,我们可以把演讲看成是表演式的智力竞技运动,而辩论是对抗式的智力竞技运动。 【辩题】辩题是辩论的中心,整场辩论都是围绕辩题进行的。 无论辩论赛还是演讲赛,题目都是事先确定的,通常由比赛的组织者拟定后让参赛者抽签选定,辩论赛还要确定各方所持的立场。 辩题的对抗性:辩题与演讲题不同,演讲题诸如“我有一个梦”、“为了孩子”、“还我地球”、“长江:1998”或者“长江:2025”、“我爱珞珈”、“我是武汉一市民”、“澳门,你好”等等,都是直接以肯定或者否定的形式表达一种观点、愿望、理想,题目不需要包含冲突。 而辩题则必须设置冲突,形成对抗,这好比赛跑只能有一个终点,而足球则必须有两个相对的球门。 参辩双方的观点必须是对立的或者分歧的,这是辩论的前提。 双方围绕这种对立或分歧展开对抗,进行论述、反驳和辩护。 因此,辩题总是要求双方在对立和分歧中作出选择,选择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种类型:是与非,如“高薪是否能够养廉”、“电脑是否将取代书本”;正与反,如“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的问题;此与彼,如“愚公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 “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还是主要靠道德”。 辩题的这种对抗性,也可以称之为“可辩性”。 可辩的辩题可能是千年辩题,世世代代,永无终结,如“人性善”还是“人性恶”的问题。 通过辩论,尽管不可能达成最终的统一,却有助于深化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充实其内涵。 更多的是社会热点问题,在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社会变革的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这类问题层出不穷,举不胜举,从这些年的各类辩论来看,辩题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如环境保护、安乐死、艾滋病、克隆人、因特网、“女士优先”、发展小汽车、进口消费品、流动人口、打假、反腐败、教育、出国热、现代化,等等,等等。 辩题的平等性:仅仅具有对抗性还不一定就是可辩的,下面几类题目就不可辩:一是尚无结论而需要通过科学实验和发现来决定的命题,如“UFO(不明飞行物)是不是星外来客”、“神农架有没有野人”,就是不可辩的。 二是需要通过定量才能得出确定结论的问题,也是不可辩的。 三是属于常识性的或已有定论的或已形成人们共识的命题同样是不可辩的,譬如 “地球是否围绕太阳转”。 这些题目之所以不可辩,就因为对辩论双方不平等。 任何一个辩题,都必须对双方平等,使正方和反方都能在平等立论的基础上展开。 不过,同样一个问题,如果设计得好,不可辩也可以成为可辩的。 例如,在“为了预防洪水,人类是否应该保护环境”、“武汉大学是否应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样的辩题下,反方几乎是没有展开空间的。 但是,如果把这两个题目改为“预防长江洪水,保护上游植被比疏通下游河道更重要”或者“抵御洪水:修筑堤坝还是疏浚河道”,“建设一流大学:本科教育比研究生教育更重要”或者“教学比科研更重要”,也许就可辩了。 此外,意识形态色彩过浓的题目也不宜用作辩题。 辩手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是:辩题对我方有利还是不利。 任何一种竞技运动,总会存在有利与不利的问题,就体育竞赛来说,尽管竞赛规则对双方同等适用、一视同仁,但天气、场地、观众都可能给参赛双方带来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 譬如足球,在客场踢球,面对对方的观众和狂热的球迷,就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但就对方的球员来说,由于在自己的家门口踢球,心理压力可能更大一些。 而球迷的狂呼乱叫,其实对双方的球员都是一种干扰。 因此,所谓有利和不利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辩论赛也是如此。 从辩论赛的组织来看,除了规则对双方同等适用外,辩题都是“中性”的,双方的获胜机会的是同等的。 当然,辩题给双方留下的发挥余地有时会有些差异,大众对辩题的认同会有所不同,民族文化传统所提供的思想资源也会有多有少。 但这种差异不会对比赛结果产生根本影响。 而且,立场处于不利一方的辩手,如果在辩论中发挥正常,表现出较好的素质,雄辩有力,自圆其说,就更能赢得评委和观众。 这好比跳水运动中,难度大的动作,评分的难度系数也大。 辩论的规则中虽然没有规定难度系数,但它在客观上可能无形地存在于评委和观众的潜意识中。 更重要的是评委的评判表决,不是依据他们对双方立场观点是否认同,而是依据双方是否能自圆其说以及在辩论中的综合表现。 事实上,立场处于不利一方的辩论队获胜的例子是很多的,如,1994年长虹杯全国电视辩论赛有这样一道辩题:“烟草业对社会利大于弊”,中山大学对南开大学,应该说对正方比较不利,但中山大学队以烟草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行业,国家的发展根本是发展经济作为展开的基点,立论巧妙,发挥很好,赢得了这场比赛。 更能说明这个问题的另一个例子是:1993年首届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半决赛辩题“艾滋病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复旦大学队作为反方,立场是“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 这个辩题属于“片面深刻”型,“艾滋病不是医学问题”这个判断把一种立场推向了极端,有违常识,几乎是不可辩的,如果把题目改为“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但更是医学问题”,给双方的发挥余地似乎更公平一些。 然而,复旦的辩手们居然赢了,这正是:“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准确性:辩题必须准确,经过字斟句酌,反复推敲。 演讲题则可以有模糊性、隐喻性、象征性。 如“我有一个梦”,这里“梦”指什么,可以由演讲人自由想象和发挥。 辩题就不行,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必须经得起推敲,而不能有任何模糊。 就辩论的参赛者来说,就得对辩题的每一个字、词和每个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都进行一番仔细的分析推敲,譬如,1998年全国大专辩论赛的决赛辩题是“高薪能够养廉”(西安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这一辩题中包括的概念就有“薪”、“高”、“高薪”、“廉”、“养”、“养廉”以及“能够”七个,任何一个概念都不能忽视或漏掉。 通过对辩题的分析推敲,辩论队从教练到每一个辩手应在以下几个问题上统一认识,保持高度的一致:一是基本立论,二是底线,三是基本战线,四是思想境界。 这几点,在场上任何辩手都无权改变,必须密切配合,相互呼应,尤其是底线,一经确定,就得严防死守。 所谓基本战线,就是要确定几个战场以及哪个是主战场,哪个是辅战场,一场辩论往往存在几个焦点,相互联系,相互呼应,辩论中就要抓住要害,避开己方的弱点,充分发挥优势,根据场上形势及时转移战场。 关于思想境界,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辩论中的一个通病是纠缠于细枝末节。 譬如,男人与女人的关系常常成为辩题的内容,如95国际大专辩论赛辩题:“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波恩大学-辅仁大学)、98全国大专辩论赛辩题:“未来社会:女性比男性压力大”(电子科技大学-同济大学)。 这种辩题不仅富有时代感,而且视野应该是非常广阔的,然而,持正方即维护女权立场的一方总是提出女人生孩子的问题,更不幸的是,反方在这种情况下又很容易跟着正方跑,双方似乎都对生孩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结果双方就在产房门前兜来兜去,纠缠不休。 再如,1997年武大第六届红枫杯决赛的辩题“现代社会,竞争比合作更重要”,辩论双方似乎都忽视了在“现代社会”的概念上展开,只是就竞争谈竞争,就合作谈合作,未能在“现代社会”这个时代的高度展开自己的论点。 正方给人的印象是:他们所说的竞争与19世纪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没有什么不同,弱肉强食。 反方则一再抓住环境这个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似乎强调合作就是因为人类需要保护环境,时而又把合作说成是参加竞争的集体的内部的合作,这就对辩题有所偏离,也缺乏时代感,从而降低了辩论的思想境界。 辩题的措词必须准确、严谨,但不等于说没有给予辩论的参赛者主动定义的余地。 定义得好,可以为己方造成有利的辩论基点,如上面说到的把烟草业定义为国民经济的一个行业,就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例子。 但是,也不能为了辩论就任意定义,前面提到的以“大学生兼职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题的辩论中,正方把学生担任学生干部也作为兼职的内容,就违背了人们已有的的约定,失去了本来有利的地位。 辩论中的另一个通病,是纠缠于辩题中的某个定义,例如,“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辩题,正方为了说明利大于弊,主张流动人口应包括流进和流出,而一方定义后另一方也上来跟着跑,在是否采纳这个定义的问题纠缠不休,听众听起来感到没有意义。 【辩论规则】演讲比赛是由参赛人各自独立地完成,然后由评委们作出评判,演讲比赛的规则比较简单,主要是对演讲的时间作出限制。 而辩论的规则显然比演讲更复杂,因为它更多地是一种游戏,游戏的博弈过程千变万化,就得事先立下一些约定,制定出比较复杂的规则。 辩论的规则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比赛的组织规则,主要涉及组队资格、报名程序和赛制,赛制包括对阵图格局和抽签办法等,由辩论赛的组委会负责执行。 赛制目前采用的多为淘汰制,经过初赛、半决赛、决赛,从八个参赛队中产生出冠军。 1994年长虹杯全国电视辩论赛则采用了小组循环赛、半决赛、决赛,从六个队中产生出冠军。 二、赛场规则,涉及辩论的模式,主要是包括双方上场人数,发言的次序和次数,每一阶段的时间等。 从亚洲大专辩论赛开始,新加坡模式比较流行,为四对四阵式,辩论过程包括陈词、盘问、自由辩论、总结陈词。 后来,北大模式在此基础上做了修改,增加了盘问,意图在于加强辩论的对抗性。 1996年的第二届中国名校辩论邀请赛又尝试了一种新模式,即三对三阵式,除了保留上述辩论过程外,在赛前增加了双方教练的辩论方案介绍。 赛场规则由主持人监督执行。 主持人与裁判不同,其职责主要是程序性的,没有裁决胜负的实权,主要负责在辩论开始前讲明比赛规则和注意事项,并主持比赛的全过程。 对主持人的基本要求是公正、中立。 为了活跃赛场气氛,他(她)可以适当地、用最简洁的语言对辩手的表现给以鼓动,但不可使用评论性语言,更不能对辩手的发言加以褒扬或贬抑,而对辩论某一方的偏袒或刁难,则是绝对不能有的。 1996年的红枫杯决赛,有一位辩手在时间用完时未能讲完他事先准备好的辩词,主持人在终止他的发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位辩手准备得太充分了,以致于时间都不够用了”。 她主观上是想诙谐一点,活跃气氛,但不经意之间对辩手有所揶揄和嘲讽,这是不应该的。 在我校举行过的辩论赛中,还有不少主持人似乎控制不住赛场的秩序,尤其是当辩手用完了规定的时间时,有的主持人往往不能果断、干脆地终止他的发言。 作为主持人应该记住的是:执法如山。 三、关于参赛选人语言和行为的规范和评判,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所使用的语言为普通话(华语大专辩论称之为现代华人的共同语,就是汉语的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不能宣读事先准备的辩论稿,不能对对方进行人身攻击,等等。 这些内容通常也构成赛场规则的一部分,但要在评判中得到贯彻,是评分的依据。 二是评判规则,包括评判团的产生和组成、评分标准和评分程序等。 演讲和辩论都需要评判,评判不同于裁判,体育中的裁判有许多硬性的指标,可以根据这些指标作出判断和裁决。 而演讲和辩论的评判所依据的标准大多是软性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评判团成员的主观判断。 这种评判也不同于批阅试卷,没有时间进行比较斟酌,但相比之下,辩论中双方对阵,变局较多,而且辩论的语速比演讲更快,观众和评委都更难与辩论参赛者进行同步思考,因而评判时不可能进行仔细的斟酌和推敲,评判中的主观性更多一些,依据更多的是印象和感觉,而不是精确的量度和计算。 认识这一点,对制定辩论的战略和策略是很重要的。 【辩论人】辩论人是辩论的主体,包括参辩双方,可以分为个人的和团体的两种,具体有一对一、二对二、团体对团体,好比球类中的单打、双打和团体赛,但乒乓球中的团体是以单打和双打的积分确定胜负,辩论赛中的团体赛是一起上阵。 作为辩论的参赛双方,应是来自同一个层次的,在文化、理论和道德修养以及气质、涵养诸方面应是相当的,否则辩论就不能形成交锋和高潮,不可能真正展开,也就没有了观赏价值。 辩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辩论人的素质,辩论是一种综合素质的较量。 这种素质可以分为三个方面:.①知识性素质,有文化积累、知识结构和知识面等;②技巧性素质,有逻辑思辨、语言艺术、幽默感等;③人格性素质,有道德涵养、心理心态、合作精神、风度气质、仪表仪态等。 这里,特别需要强调一下辩论队员的人格性素质。 辩论与演讲的重要区别在于存在一个对手,既要与对方唇枪舌剑,决一雌雄,又要与对方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对对方的人身、人格、知识层次、文化水准及场上表现都应给以充分的、真诚的尊重。 任何人身攻击、有损人格或者挖苦对方的语言、措辞、手势和动作都是应该绝对避免的。 可以以姿势助说话,但比演讲要少一些,更不要有夸张性的姿势,做怪相、拍桌子、张牙舞爪都是有失体面的。 1995年的首届中国名校辩论邀请赛,我校的一位辩手在陈词时,上来第一句话就是“对方今天可是开口千言,离题万里”,这是什么意思呢?如果真是这样,对方岂不是根本没有资格来与你辩论,根本不是你的对手?因此,这就意味着根本没有把对方放在眼里,因此是不适合的。 1997年我校辩论与演讲协会成立时举行了一次明星队的辩论,总的说来辩得还是不错的,但在自由辩论中双方论到了法律问题,这时反方的一位辩手站起来说,“我是学法律的,……”,也显得是在以势压人。 俞吾金先生在他的《辩论中的十大关系》中谈到,复旦大学队在训练时非常注意纠正队员的不当用语,不允许队员指责对方“篡改辩题”,而要求使用“改变”这类中性词,也不允许队员用“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这样的话批评对方。 做一个辩手,首先要学会做人,要体现出受过高等教育的气质和涵养,接受了现代文明的洗礼和熏陶,具有现代人的风度、礼貌和宽容,场上场下都彬彬有礼,而不要盛气凌人,咄咄逼人。

相关阅读: 避免偏袒任何一方 偏见和批评 主持人必须保持客观 但仍可能面临观众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