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文体育:通过视频直播,释放城市文化与活力的光芒

  • 发布于:2024-10-07 18:07:36
  • 来源:24直播网

新郑市,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正在通过视频直播这一创新手段,释放出城市文化与活力的光芒。

一、视频直播平台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直播平台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中国作为互联网大国,视频直播行业更是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据统计,截至2021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已达7.1亿,直播行业整体营收规模突破3000亿元。

在新郑,视频直播平台的普及率同样很高。据市文广旅局统计,截至2022年,新郑市拥有各类网络直播平台超过20家,涵盖了文体教育、旅游美食、电商购物等多个领域。

二、视频直播释放城市文化魅力

视频直播平台的兴起,为城市文化展示和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在新郑,文广旅局积极与各大视频直播平台合作,通过直播的形式,向全国乃至全球观众展示新郑的文化遗产、城市景观和人文风情。

例如,新郑市文化馆先后与抖音、快手勃向上。随着5G网络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进步,视频直播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为新郑的文化推广、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带来更深远的影响。

新郑市将继续深化与视频直播平台的合作,加大对视频直播产业的扶持力度,打造具有新郑特色的视频直播生态圈。同时,新郑市也将加强对视频直播内容的监管,营造绿色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环境,让视频直播这一新兴产业成为新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在新郑文体育的努力下,视频直播必将成为释放城市文化与活力的强大引擎,推动新郑这座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黄河颂》中说“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有什么依据?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但真正源头所在现在依然存有争议。 历史上人们对黄河源头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尚书·禹贡》曾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积石”在现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附近的阿尼玛卿山,离黄河源头还有距离。 《山海经》、《尔雅》有河出昆仑的记载。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有黄河发源于于阗,东流至盐泽,再潜行地下,南出为河源的说法。 (见于《史记·大宛列传》)这些说法都不确切,但却延续到隋唐。 隋唐以后人们逐渐对黄河河源建立了正确的认识。 隋大业五年(609年)平定了吐谷浑后置河源郡,即现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表明人们已知黄河发源于此。 唐贞观九年(635年)为平定吐谷浑叛乱,将领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领人马到达星宿海、扎陵湖一带,《新唐书》载他们“次星宿川,达柏海上,望积石山,览观河源。 ”。 唐宋以来,长期将星宿海称为黄河源头。 至元代人们开始对对黄河河源进行实地考察。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实等人勘察黄河河源,对扎陵湖、鄂陵湖和星宿海一带作了详细考察。 1315年潘昂霄根据都实的调查写成《河源志》一书,明确指出黄河发源于星宿海西南百余里处,该处有“水从地涌出如井,其井百余”。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命拉锡、舒兰探黄河河源。 他们到达星宿海,发现星宿海上源还有三条河流,但并未追至源头。 拉锡、舒兰归京后绘有《河源图》,舒兰还写有《河源记》。 康熙末年组织全国性的地形测量,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派喇嘛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及理藩院主事胜住等人前往河源地区进行测量,此行“逾河源,涉万里”,回京后将测量结果绘入《皇舆全览图》。 此次测绘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绘制出来。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命门侍卫阿弥达“恭祭河源”。 阿弥达到达星宿海以西300里处,对星宿海上源三条河流进行了实地勘查,认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为黄河上源。 19世纪未到20世纪初,西方探险者和地理学家深入青藏高原进行考察活动,他们也曾到达河源地区搜集自然、人文资料,如印度人阿喀,法国人窦脱勒、敖伦,俄国人普尔热瓦斯基、士纳可、科兹洛夫,德国人费士勒、台裴尔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黄河源头进行了多次考察。 1952年,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在项立志、董在华率领下,对黄河河源进行了数月勘查。 河源勘查队认定约古宗列曲为黄河正源,雅合拉达合泽山是它的源头,鄂陵湖在上,扎陵湖在下。 这一结果与前人考察结果不相吻合,在学术界引起争论,但黄河发源于约古宗列曲的说法广为流传。 1978年,青海省邀请中央和地方有关科研专业人员,再次对黄河源头和扎陵、鄂陵两湖进行实地勘查,确认卡日曲为黄河正源,扎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 1981年—1982年,学者杨联康徒步考察了黄河全程。 他认为黄河最远源流是始于巴颜喀拉山山脊的拉郎情曲,它长于约古宗列曲30.5千米,长于卡日曲11.9千米。 198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根据历史传统和各家意见,确认玛曲为黄河正源,并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玛曲曲果树立了黄河源标志。 第一个资料:(图文黄河资料) 第二个资料 一、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世界第五长河,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在中国北方 蜿蜒流动。 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 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 二、黄河的表征 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 黄河,黄土地,皇帝,黄皮肤,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 《汉书.沟洫 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 为宗。 三、黄土风成说 在久远的地质年代,在亚洲内陆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骤冷骤 热的严酷环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 内陆盛行的西北气流, 经年累月地把它们吹向东方,粗砂落于蒙古高原,最细腻的粉末随风 飘落到今天甘肃、陕西、山西、青海、宁夏、河南6省。 千百万年的 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一个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日月山,东达 太行山的黄土高原。 四、深厚广阔的黄土层 这是一片无与伦比的黄土,它的面积广达41万平方公里,黄土 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 而陇东、陕西、晋西等地,黄土深达 100到200米,兰州地区更厚达300米以上。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园 植物学家们研究发现,虽然黄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丰沛,但养 分的淋溶损失也较少,非常适合杨树、桦树、栎树、油松、云杉和酸 枣、黄荆条等生长。 那时繁茂的植被,涵养着一个温暖多雨的伊甸园。 今天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分布着大片原始森林。 地处中 原的河南省简称为豫,显示在仓颉造字的时代,它仍是大象出没 之地。 六、历史兴盛的基础 地质学家们发现,黄土具备优良的解理性,适合开掘窑洞居住; 农学家们发现,黄土中各种矿物营养物质丰富,具有较高的天然肥力。 先民们渐渐在这片黄土地上开凿窑洞居住,种植五谷为生。 5000 多年前,皇帝、炎帝的部落兴盛起来,华夏先祖的足迹踏遍了黄土地。 随后的日子里,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兴盛于此,立国800年的周朝源 起于此,而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秦帝国也勃兴于此。 七、远古时代文明的启蒙 在160多万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类活动遗址中,人们找到 了被火烧过的动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万年前的山西蓝田人类遗址中,人们找到了多处碳末堆积。 从那以后,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黄河的臂湾里繁衍生息。 直到6000年前,黄土地上出现了以半坡文明为代表 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样一片绿野间狩猎采集,度过了华夏文明 的金色童年。 八、历史记述改造自然的功绩 这里确实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这里也难免最早被受了文明之火。 上古传说,神农氏曾教民稼穑。 耐人寻味的是,神农就是炎帝,也就 是火神,他所传授的实际上是焚林垦殖。 《孟子》中记载了三皇五帝烧山林的功绩: 当尧之时...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舜使益掌火。 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在诗经中,我们听到了先民们砍伐时的吟唱: 侃侃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伐木叮叮, 鸟鸣嘤嘤。 九、黄土高原植被第一次受大损 始皇帝统一六国,大量人口随之进入关中,垦殖面积大增。 与此同 时,他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寝,大肆砍伐关中山地森林,始皇三十三 年(公元前214年),蒙恬击溃匈奴,取得河套地区大片土地,随后 实行屯垦戍边,多次向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移民,每次人数多达数十万, 原本一望无际的草原变成了农耕区。 十、黄土高原森林第二次受大损 西汉时期,天下大治,中国人口激增至6000万。 向西北开拓移 民成为解决人口膨胀压力的主要手段,仅汉武帝时期,就向西北边塞迁 徙了70余万人口。 西汉将匈奴赶到遥远的漠北,将大片林牧区变成了 农耕区。 西汉在河套开发的引黄灌溉工程,是以宁夏内蒙的贺兰山森林 和陕北森林的大破坏为代价的。 十一、黄土高原森林第三次受大损 唐朝立国之初,励精图治,经济迅速恢复。 由于其经济贸易外交 的中心皆偏于西北,因而西北地区的屯田垦殖搞得有声有色。 黄土高 原的林牧区开辟了大片农田,垦田数十万亩。 每丁耕田有二三百亩, 广种薄收,造成植被大面积破坏。 唐代定都黄土地的中心城市-长安。 盛唐气象,国力达到顶峰, 都城的规模当然前无古人,耗用木材无数。 仅就长安附近而言,唐代除了在宝鸡、眉县、周至、户县等邻近山中采伐外,还远到岐山、陇山和当时岚州(今岚县)、盛州(今内蒙额尔多斯高原一带)采办。 十二、黄土高原森林第四次受大损 宋代建都开封,因为洛阳附近黄河南北的山岭早被砍伐一空了, 不得不远去吕梁山采伐,当时渭河上游林区也横遭暴劫。 史载北宋刚 刚立国,就在秦陇之间大肆采伐。 陕西秦岭、子午岭、罗山,宁夏贺 兰山、大盘山,甘肃沼河、陇南山地,森林先后遭到破坏。 宋朝官商 每年仅从陕甘间的陇山就采得大木万株以上,竟使当时开封城内良木堆积如山,私商采卖木材更是不计其数。 十三、黄土高原森林第五次受大损 明朝重得西北,重视屯田,以便以屯养军,以军隶民。 当时屯 田普天下,而西北为最。 明初驻屯雁门、偏关长城附近时,那 里因山势峭壁拔,林木茂盛,人鲜径行,骑不能入。 到了明中叶, 北京的高官显贵,边关将士,当地居民,群起砍伐,百家成群,千 夫为邻,逐之不可,禁之不从。 单是每年贩运到北京的林木,就不 下百万根。 十四、黄土高原森林第六次受大损 满清入关,短短几十年休养生息,人口由8000万增至两亿。 华北、江南人满为患,于是大量流民自发涌向西北。 黄土高原又一次成为破坏的重灾区,祈连山、六盘山明代以前尚有巨木参天,此时完 全成了光山秃岭。 十五、六千年后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 六千年后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成了名副其实的一片黄土。 黄土本身土质疏松,没有任何抗冲性,完全依靠地面植被及其根系的保 护。 植物的水土保持作用,森林为最,草原次之,农作物则几乎为零。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在扫平具备保护能力的天然植被,代之以没有保护 能力的农作物。 十六、呜呼!黄河! 呜呼!千百年来,我们就这样在刀斧和战火中毁灭了黄河中下游的 天然植被。 可叹伐尽林木营造的无数恢宏殿宇,而今安在哉? 黄土地是深厚的,也是脆弱的。 因为它土质疏松,颗粒细腻,植被 一经破坏,水土流失就极其严重。 很快我们就听到了哀婉的叹息: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十七、黄土高原植被破坏沟壑纵深 目前高原上长度在1公里以上的沟壑有30多万条,1公里以下的 支沟、毛沟更是不计其数。 一道道沟壑最终的归宿都是黄河,它们不停 地切割着黄土高原,成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十八、黄土高原植被破坏,生态环境今非昔比 走在我们今天称之为黄土高原的莽原之上,满眼是嶙峋干裂、支离 破碎的黄土,没有树,甚至没有草,多少人曾深深感叹:人类的先民们, 怎能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发出如此灿烂的文明? 它们没有意识到的是,直到6000年前,绿色还是这里的主色调, 那时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9%。 十九、一场暴雨地形巨变 随着植被覆盖率的下降,高原上河流沟壑强烈下切,在向上延伸的同 时,两侧也在拓宽,并且发展出支沟,支沟又发展成毛沟。 这样的变化, 往往只需要数年、数月、数天甚至一场暴雨过后就能完成,因此黄土高原 也被称作世界上地形改变最为迅速的地区。 二十、年倾泻16亿吨泥沙90%来自黄土高原 每年倾泻16亿吨泥沙,90%来自黄土高原这些沟壑。 每年流失的 16亿吨泥土,绝不仅仅是把一条河染成触目惊心的黄色。 它随水而下, 淤塞了湖泊,冲决了丘陵,抬高了河床,涤荡了平原。 二十一、三年两决口,百年大改道 黄河一天天暴虐起来,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次大改道,母亲河 终于成了中华之忧患。 与黄河水患的搏斗,成了中原大地上生死存 亡的头等大事。 二十二、守着黄河缺水,郑州可为中游一例 郑州本来因水而兴,它依傍黄河,还有贾鲁河、熊耳河、金水河从 城中流过。 但随着工农业的巨大发展,污染日趋加重,引水渠道纵横交错,三条曾经流淌不尽的河流先后枯竭。 至70年代,郑州已完全依赖 黄河供水。 二十三、山东缺水,越近黄河越缺水 山东的水资源情况更加紧张,人口和耕地分别占到全国的7.2% 和7.3%,而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2%。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3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3.3%。 每公顷耕地占有水量4560立方米,是全国的17.3%。 是越接近黄河水资源越短缺, 到黄河一带径流深降到只有60毫米,到鲁西北的临清、冠县一带竟只 有25毫米。

怎么说明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黄河流域文化遗址 黄河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河,经过亘古不息的流淌,孕育出世界最古老、最灿烂的文明。 根据山西省芮城县境内黄河东岸西侯度遗址发现的180万年前远古人类用过的石器,可以相信,早在180万年以前,黄河流域已有人类在活动了。 西侯度出土了30余件石制品,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上发现的人类文化遗存中最早的代表。 西侯度文化中用动物骨角制造工具和用火的资料,不仅在黄河流域是最早的代表,在国内其他地区和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 ——反映古猿人文化的有: 西侯度猿人文化 1961年于山西芮城西侯度发现的,距今150万年~180万年,为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猿人文化。 蓝田猿人文化 1963年~1964年在陕西蓝田公王岭与陈家窝发现,其中公王岭猿人距今100万年~115万年,陈家窝猿人距今50万年~59万年。 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猿人文化。 大荔猿人文化 1978年于陕西大荔甜水沟发现,距近30万年~50万年,为晚期猿人文化。 ——反映古智人文化的有: 丁村古人文化 1954年~1976年于山西省襄汾县汾河东岸丁村发现,距今7万年~9万年,属于旧石器中期文化,为早期智人。 河套新人文化 1922年及1956年~1960年在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发现,距今3万年左右,为晚期智人。 ——现代人是由新人直接进化而来的,分为4个阶段: 细石器文化 距今年~7000年,黄土高原多处发现该时代文化遗址,如陕西大荔沙苑、山西沁水下川等地。 新石器文化 距今7000年~3700年,按最早发现地点及所代表的发展阶段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称仰韶文化,距今7000年~5000年,1921年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中期称龙山文化,距今5000年~4100年,1928年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晚期称二里头文化,距今4100年~3700年,最早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为夏代文化遗址。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部浐河东岸半坡村,是黄河流域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仰韶文化的一种早期类型,距今约6000年。 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为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 1953年春,西安市在建设纺织城时发现,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获得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青铜器文化 距今3700年~2700年,可划分为三期:早期为二里岗文化,即郑州商城文化,距今3620年,为商代早期文化;中期为殷墟文化,即河南安阳小屯村文化,大致为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为商代晚期文化;晚期为岐山文化,即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都城文化遗址。 铁器文化 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春秋初期,如在河南新郑仓城发现的春秋铸铁遗址,在河南卫辉市固围村发现的战国墓葬遗址,在西安周围发现的西安隋唐都城文化遗址等。 中石器时代,是连结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过渡阶段或中间环节。 1956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为配合黄河三门峡水库的建设,在陕西大荔县的沙苑地区发现15处遗留有打制的石片和石器的地点,共采集到3000余件标本。 根据这些石器的特点,认为它们是中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存,从而将其命名为我国的第一个中石器时代文化——沙苑文化。 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发展的中心。 中石器时代的特征是:社会经济生活以渔猎和采集为主,属于自然经济,还没有出现农业。 在中石器时代,细石器的普遍使用促进了狩猎和采集经济的发展。 数十年来,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大量以细石器为主的文化遗存,不仅有可能填补我国新旧两大石器时代之间的缺环,而且还显示出我国中石器时代细石器工艺最发达的地区就是黄河流域。 有的考古学家认为,正是在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细工艺传统为代表的中石器时代文化,其后,才在黄河流域发展成为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因此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发展的中心。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在150万年前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西候度猿人;10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 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出现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出现晚期智人。 距今-7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 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 我国的古代文明起源于黄河。 黄河文明的形成期大体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前后经历了两千年之久。 在这一时期,神州大地出现了许多地区性文明,如在长江流域有成都平原文明、江汉文明、太湖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有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 在黄河流域有甘青文明、中原文明、海岱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有仰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等。 在东北有燕山地区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主要是红山文化。 各个地区性文明都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学术界都给以高度评价,但是到后来有的文明中断了,有的文明走向低谷,只有黄河文明恰如中流砥柱,朝气蓬勃,吸纳、融合了各地区文明精华,向更高层次发展。 与上述考古学文化相对应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五帝时代,即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海岱地区的太昊、少昊。 据文献记载,他们的族团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繁衍、生息、发展,创造了灿烂的黄河早期文明。 这时的社会是邦国林立,出现了城郭、农业生产社会化、手工业专门化、礼制规范化。 贫富分化,阶级产生,文化艺术也有长足的发展。 这时的黄河文明处于大交融的形成时期,可以称为邦国文明,也可以说是华夏文明的初级阶段。 黄河文明的发展期是它的升华阶段。 从时代来说主要是夏、商、周三代。 这时的黄河文明主要凝聚在黄河中下游的大中原地区,以今天的河南省为核心,大中原地区文化是黄河文明的中心。 在大中原域内的河洛地区(以河南洛阳-登封一线为核心)文化是黄河文明的核心。 河洛地区大体包括黄河与洛河交汇的内夹角洲、外夹角洲以及黄河北岸的晋南和豫北。 河洛文化圈向西可伸入关中,向东可以达到豫东。 在河洛文化圈内,不仅有丰富的五帝传说和遗迹,而且还有夏商周三代王朝的国都。 考古发现了属于王朝性质的都邑有河南省郑州市登封王城岗 (原八方遗址)古城、郑州新密新寨古城、洛阳市偃师二里头城址、郑州商城、洛阳市偃师尸乡沟商城、安阳殷墟和安阳洹北商城以及在陕西和洛阳发现的西周、东周都城遗迹,夏商周三代的都邑均在河洛地区。 因此,河洛文化不仅是一个地区性文化,而且是延续约两千年的王都文化,是黄河文明最核心的载体。 在这一历史阶段,出现了父传子家天下的政权体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国家机构,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礼乐制度,出现了比较规范的文字,科学技术、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飞速发展,划时代的青铜文化闻名中外。 在河洛文化周围出现了巴蜀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等,通过交流、吸纳、融合,给河洛文化注入了活力,在历史的舞台上显得更加活跃。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哲理丰富的《易经》等许多不朽之作。 影响中国几千年的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等学派也如雨后春笋在河洛地区一齐涌向社会,开创了中国学术界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 河洛文化为黄河文明充实了内容,输入了新鲜血液,文明的光芒照亮了亚洲的东方,不仅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望尘莫及,即使在当时世界范围内,也享有极高的声誉。 黄河文明的兴盛期,是进入封建帝国文明的历史阶段,自秦汉开始直至北宋,一千多年来,河洛地区一直处于核心地位。 帝都文化推动着全国科学文化大踏步前进。 秦始皇统一六国,废封建,立郡县,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汉承秦制,对这一重大文明创造进一步规范、完善和推广。 先秦时期的儒家、道家等学说,在历代王朝都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 汉学是汉代学者创立的一个重要学派,源远流长,影响很大,他们对经学研究的成果,一直被后世学者奉为经典。 宋代的理学,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中国最早的最高学府太学,设在东汉首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学生最多时达三万人以上,历经曹魏、西晋,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大批人才,出现了不少出类拔萃的人物。 天象历法、农学、地学、医学、水利、机械、建筑、冶炼、陶瓷、酿造、纺织、造纸、活字印刷等科学技术,都创造了历史奇迹;汉赋、唐诗、宋词以及书法、绘画、雕塑等,都攀登上文化艺术的高峰;留传后世的各类史书浩如烟海,记载了古往今来王朝兴替以及社会发展的历史。 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西汉时始于西安,东汉至隋唐时始于洛阳,西安、洛阳在当时是对外文化交流、商业贸易的国际大都市,由此,中国历史上的汉唐文明享誉世界。 这就充分说明黄河文明的确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高度兴盛的黄河文明,其核心的确是在河洛文化范围内。 华夏文明的主体是黄河文明,黄河文明的中心在中原地区,黄河文明的核心在河洛文化圈内。 河洛文化最大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国都文化连绵不断。 黄河文明形成期的五帝邦国时代,黄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郑市),颛顼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市),尧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舜都蒲坂(今山西永济市);黄河文明发展期的夏商周王国时代,夏都阳城(今河南省新郑市)、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斟鄩(今河南省偃师市,即二里头),、老丘(今河南省开封市),商都亳(今河南省商丘市)、隞(今河南省郑州商城遗址)、殷(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周都丰镐(今陕西省西安市)、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黄河文明兴盛期的帝国时代,西汉至北宋一直建都在西安、洛阳和开封。 上述都城均在河洛文化圈内,几千年的建都历史,形成了具有极大影响的国都文化。 这是河洛文化最突出的特点。 第二,树大根深的根文化是河洛文化又一特点,有许多文明源头都在这一地区。 如最早出现的国家在这里,近年启动的文明探源工程所确定的四个重点即临汾的陶寺、郑州的古城寨、新寨和王城岗也在这里,《河图》、《洛书》和《易经》等被誉为传统文化源头的元典出自洛阳、华夏文化重要纽带之一的汉字也产生在这里,即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 由于历史上各种原因,中原人口大量向四方播迁,甚至播迁到海外。 据姓氏专家研究,中国一百大姓中有七十多姓的祖根或一支祖根源于中原。 现在播迁在外特别是海外华人,多自称是“河洛郎”,并且前来寻根拜祖,河洛地区成为文化寻根和姓氏寻根的圣地。 第三,大一统的思想根深蒂固,形成了传统的民族基因。 善于吸收、包融、开放、凝聚的民族个性,在河洛文化中都有充分的体现,但最突出的还是大一统的民族基因,从邦国、王国到帝国的几千年中,人们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强大,反对分裂,一直进行着不懈的斗争,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这一优秀的传统现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坚如磐石的凝聚力和灵魂。 黄河之源为卡日曲,出自青海巴颜喀拉山脉各姿各雅山麓,东流经四川入甘肃,过宁夏入内蒙古,穿行陕西、山西、河南,由山东北部而入渤海,全长5494公里,为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 黄河分为三段,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河口至河南孟律为中游;孟律以下为下游。 黄河之源,有三条小河北支叫扎西、西支名曰古宗列曲,西南支便是黄河的正源卡日曲。 三曲汇为一道东流入星宿海。 这条由冰封雪覆的高山中涌出的河水,清澈见底,潺潺有声,活泼得如同嬉戏的儿童,整天整夜唱着快乐的歌;黄河的上游穿行在高山峡谷之间,跌荡起伏,湍急回旋,水流依旧清冽;及至中游,河口至孟律,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大增,水色乃呈深黄,登高一望无垠的高原千万条沟壑如同黄土的巨龙,一齐拥入大河的怀抱,或者宛如千万条被硕大无明的推土机阵列拱动的土方,同时要推入大河筑起无数的堤坝。 仿佛不是河水冲刷了黄土,而是黄土在亿万年里要天天掩埋河水。 固执而又无羁的大河冲破一道道泥的堤、土的坝,一路扬波夹带着它俘虏的泥沙,自山西壶口飞流而下,震荡着天鼓,卷扬起罡风,隆隆复隆隆,昼夜不舍。 直过孟律,地势平坦,华北平原展开胸怀抚揽着狂怒的河水。 河水渐渐缓速,仿佛在作搏斗后的歇息。 泥沙从怀中释落沉入河底,年年堆积,月月沉淤。 于是两岸筑大堤,积年而增高,河底高于地面,黄河之水遂成地上之河,直如由天而来,奔向大海。 黄河自古多洪泛。 远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黄土高原早已是千沟万壑,无法计量的黄土涌入大河。 而黄河输入量的多寡又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有密切的关联。 黄河几乎周期性地泛滥,一面夹带着泥沙,一面又造成广阔而肥沃的冲积平原。 正是在这片黄色的原野,我们的先民创造了旱作农业文化,辉煌灿烂。 黄河以她柔韧博大的胸怀哺育了黄河文明的先民,成就了黄炎部族和其他部族文明的大融合,这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与黄土,这水与土的关系是自然界的地球化学过程,难言功过。 这方水土培育了璀璨的文明,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进程。 黄河的流变给了我们民族深邃而又辽远的启示和力量,成为我们精神的象征。 黄河本身的秘密,比如洪泛的周期性,输沙量的高峰与低谷的周期性,黄河历史上几次陡然的清澈之谜,以及治理黄河自古至今的经验教训,都值得我们长久地沉思。 而黄河那奔流不息的江流给予我们民族胝励却是我们该永久张扬的奋斗不息的精神之旗。 黄河,是我们的财富。 黄河,是我们的象征。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沿着黄河走,在文明初始期的华夏大地上,有星罗棋布般的各具地域特色的多个文化中心。 多中心不平衡的发展,是这个时期的特点。 那时的文化中心,大致可分为北方文化,南方文化,长城沿线文化,西北文化,东北文化等五部分。 南北文化的过渡带与东西文化过渡带的交汇区,正好如同一个大大的十字,形成了我国史前文化最发达的地带,这便是今日之西安——洛阳——开封一带的史前文化区,也就是黄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世界上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大都位于河海之滨或河流交汇之地。 埃及的尼罗河,印度的恒河,美索不达米亚原野上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血脉。 古老的两河,培育灌溉农业,也让文学与数学之树开始发芽生长。 轮子的发明,将交流和贸易成为现实,楔形文字的出现让巴比伦人成为真正的文明人。 于是在公元前3500年前,两河流域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批真正的城市。 但是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建立在单一的灌溉农业基础上,一旦灌溉条件失去,古代文明也随之衰败,于是,古老的巴比伦文明就掩埋在亘古的沙尘之中。 我们的古代文化则不然,那时候东亚季风吹拂着华夏大地,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虽然不如两河流城那样便于利用,却为我们的先民创造下多种生态因子,为先民发明创造更高更复杂的利用自然条件的技术铺下了客观基础。 黄河与长江都发源自崇山峻岭,而不是两河流城那平坦的原野。 从山岩喷泄而出的江流必须有较高的技术才能利用,而广大地域的多中心文化,又使得中华文化的发展不致因为某个中心的衰落而全体消亡,因此,中华古老文化的不曾中断和持续发展就是客观的必然。 我们的黄河从古至春秋时代就一直在今天华北平原一带不断演出“龙摆尾”的话剧。 频繁的改道、汛滥、形成大片的黄土原野为旱作农业提供了广袤肥沃而松软的土地,这一地带的气候也颇有规律,雨季正好在农作物的生长期。 于是,造宜黄土带生长、成熟期短又易于保存的粟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粮食作物。 黄河流域的古代文化既经历了自身长期的发展演变,又充分吸收了周围地带的文化精华, 终于成为中华早期文明的主流。 黄河的古代文化遗存几乎遍及整个流域。 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是仰韶文化的集中地,从陕西的关中、山西的晋南、河北的冀南到河南大部,甚至远达甘肃交界,河套、冀北,豫东和鄂西北一带。 早期的代表就是陕西临潼的姜寨。 面对姜寨村落遗址,会让你生出无限的遐想。 一个古代先民群居的场所,把远古拉到你的面前。 河北中南部的磁山文化,河南的裴李岗文化,关中、陇东的老官台,大地湾文化,是仰韶文化的前身。 黄河上游甘肃地区的马家窑洞文化、齐家文化则是仰韶文化的后期,生产和社会的发展都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甚至有人判断,齐家文化的下延可能已属奴隶社会。 黄河下游海岱地区文化则自成系列,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一脉相承。 有人说依旧是仰韶文化的支系,有人则说是南方良渚文化的影响,因为陶器和玉器的制作都有良渚文化的特色,更有人说,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是独立的文化中心中的一个。 无论学者怎样指点古代的文化遗存,那些无声的文物都在为我们说明,在古代,那浩浩荡荡的黄河全流域的岸边、阶地活跃着我们先祖的身影,根据我国古史传说时代有关文献的研究,结合考古学文化推定,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和陕西龙山文化,可以看作是华夏诸族的文化遗存,而大汶口——山东龙山文化则是属于东夷诸族的遗存。 华夏诸族中最强有力的两个氏族便是黄帝与炎帝,而东夷诸族太、少、蚩尤是强大的中坚。 炎帝发祥于陕西岐山之东的姜水河畔,部落沿渭水东下进入河南与东南部而达于山东,黄帝生于有熊(今河南省新郑市一代)并定都于此,长期以此为中心进行政治军事活动。 东夷诸族处于黄河下游海岱地区,山东、豫东、豫南、皖中地区都是他们的活动范围。 进入山东的炎帝与蚩尤部族发生战争,战败的炎帝求助于黄帝,黄炎两个部族结合起来,在涿鹿摆开了战场,同蚩尤厮杀。 当时蚩尤部族已经掌握了较高的冶铜技术,其文化当在黄炎部族之前,这一场古史传说时期的“涿鹿之战”直杀得天昏地暗。 黄炎部落终于杀死了蚩尤,其部族一部分融入华夏,一部分南撤成为今日的南方诸族,另一部分则渡海而去。 其实,这场战争是中华文明初始期的各地域、各支系文化的一及大冲撞、大融合,在古代没有信息传播媒介的情况下,迁徙争战,都是文化交融的手段。 正是这场战争,使得黄河流域中下游的两种文化合而为一,甚至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也融进中原文化之中,使这汇多种文化精华而成的中原文化成为中华早期文明的中心。 很难说比中原龙山文化水平更高的山东龙山文化的冶铜术,乃至早期的符号文字不对中原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原文化最终成为夏商青铜文化为代表的早期文明的核心,正是由于他融多种文化先进因素于一炉。 因此,黄帝、炎帝、蚩尤都应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而给予永恒的崇敬。 公元前2000多年前,黄帝族后裔的一支:夏后氏崛起,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和私有制产生的基础上,一次巨大的灾难,让我们的民族在中原地区进入了文明时代。 一场仿佛由天而降的洪灾遍及中原,夏禹治水成功的故事成为中华民族永不湮灭的传说,借助这次治水的成就,夏部落最后一位经原始社会推举而出的部落联盟领袖禹,开始向建立第一个中国奴隶制社会夏王朝的历史进程前行。 禹的威望和夏族较其他氏族先进的生产力都使禹成为事实上的各族首领。 对那些阻碍夏族发展的势力如三苗,共工、禹都举兵征伐。 再也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他的脚步,世袭制取代“禅让制”,阶级文明社会取代原始文明社会的钥匙就在他的手中,他正在揭开中华文明崭新的一页。 那一年,据说在公元前21世纪,据今4000多年,这个历史性的转变就发生在河南。 综合以上,黄河流域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有理有据哈

2022松潘古城花灯会开幕时间及活动详情

举办至今的第六届松潘古城花灯会,有着传承历史、传播文化、交流情感的有力载体,非常值得游玩体验一番,游人来到这里还可以感受到当地的民俗风情,那么松潘古城花灯会开幕时间是什么时候开幕时间11月17日由中共松潘县委、松潘县人民政府、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主办,中共松潘县委宣传部、松潘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松潘县岷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花灯璀璨·盛世松潘”松潘县第六届古城花灯会文艺演出将在松潘古城举行。 松潘古城花灯会已举办五届,是传承历史、传播文化、交流情感的有力载体,更是松潘县靓丽的全域旅游宣传名片;通过此次活动旨在对松潘特色城市文化进行宣传与推广,将“非遗+旅游”深度融合、“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打响松潘的城市知名度与美誉度。 活动详情藏羌回汉聚一堂,舞动花灯共欢腾千百年来,藏、羌、回、汉等各族儿女在这里繁衍生息,花灯、锅庄、歌舞等传统节目依旧在这片高原大地上延续。 历经五届古城花灯会的成功举办,2022年《一盏灯的约定》再次让我们相聚在松潘古城,《花开松州城》、《毕曼》、《妈妈的土琵琶》让我们感受到松州大地上豪迈多情的各族儿女多姿多彩的生活,花灯璀璨照古城,聚美松潘悦万家。 花灯璀璨照古城,线上线下同精彩第六届古城花灯会精彩纷呈,来自全国各地的兄弟姐妹们相聚松潘,用歌曲与舞蹈表达对“世界很大·松潘聚美”的热爱之情。 除了现场领略花灯会的精彩,主办方还将通过线上“图片直播+视频直播”的方式,记录晚会现场精彩瞬间,并实时分享活动热点,多角度让未到现场的大众感受花灯会的热闹与精彩。 节目精彩纷呈,现场精彩不断花灯璀璨,闪耀松潘。 松潘县第六届花灯会文艺演出内容丰富多彩,囊括了歌舞表演、乐器演奏等,既有非遗风韵、民族特色的《毕曼》、《花开松州城》,也有传递幸福与美好的《点赞新时代》,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将会展现出一场具有松潘风韵的歌舞盛会。 同时,更有著名蒙古族青年歌唱演员乌兰图雅倾情献唱《点赞新时代》、《套马杆》等歌曲,让我们跟着她极具穿透力的嗓音,一起舞动,一起歌唱。

相关阅读: 释放城市文化与活力的光芒 通过视频直播 新郑文体育